民族复兴、产业升级,人才是关键。为响应“双碳”目标,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路径,深化校企育人,7月11日至16日,91换妻
91换妻
“天骄长歌行”实践队赴鄂尔多斯开展“学科赋能促发展·校企合作促就业”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当地代表性煤炭企业、碳中和新能源研究院及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投身实践,提升综合素养,在社会中成长。
在鄂尔多斯某大型煤炭企业考察,企业技术人员带领团队观摩智能化采煤设备及自研科技创新产品,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并介绍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路径及企业在减碳减排方面的创新实践。

在鄂尔多斯“生态+光伏”综合示范基地调研,团队参观了光伏发电设备,了解了光伏阵列智能运维、储能技术应用及碳汇监测体系。基地在“双碳”战略下“一度电减排一公斤碳”的实践成果,为我校91换妻
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鲜活案例,也为其专业学习和就业指明了方向。
团队参访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专家阐释了“双碳”目标的科学路径与技术支撑体系,解析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技术的进展与应用。针对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专家结合产业需求和人才能力图谱,剖析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提出“夯实地质基础、交叉数字化技能、深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议,为其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团队还走进了鄂尔多斯新能源实验中心,考察氢能、储能等技术研发平台。专家围绕 “制氢 - 储运 - 应用” 全产业链,讲解了高压气态储氢、液态有机储氢等技术的突破路径与工程化挑战,还展示了电解水制氢设备等先进装置。在氢储能与多能互补系统展区,同学们结合专业,就新能源规模化并网等问题与技术人员探讨,深化了对能源结构转型系统性挑战的认知。

为学习贯彻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团队还特意前往鄂尔多斯博物院红色文化展厅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团队深入了解了百年党史与鄂尔多斯地方革命史,深刻认识了民族团结是克难关、创伟业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同学们也深刻学习到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以坚韧担当肩负起新时代地质人的责任使命。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鄂尔多斯在传统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等方面的蓬勃发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团队将把这次社会实践中了解到的知识与技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兼具地质底蕴与能源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力量。
